一艘航母,沉寂了八年配资平台佣金,修复进度几乎停滞。
俄罗斯唯一的航母——“库兹涅佐夫”号,再度成为关注焦点。这一次,焦点不在它的出航,而是它是否会面临彻底退役的命运。自2017年开始维修以来,舰上事故频发:船坞崩塌、电力系统故障、船体着火等问题接连不断,修复工作举步维艰。
据观察者网7月11日报道,俄罗斯国防部近日宣布,暂停所有有关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维修和升级计划。
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暂停,更像是向“退役”迈出的实质一步。
目前,俄方面对的选择并不多,只有三个方向可选。
展开剩余88%继续修复显然不现实——预算有限、进度缓慢;直接拆解又显得过于决绝;而另一种声音则提出,将航母卖给外国。
“外国”,自然而然地指向了中国。
毕竟,当年的“瓦良格”号就是从乌克兰购入,在大连港经过漫长的改装,最终成为了中国的“辽宁舰”。
而“库兹涅佐夫”号,正是“辽宁舰”的姐妹舰。
这一历史背景让人不禁猜测:是否中国会再次出手,将这艘航母收入囊中,进行重新包装?
然而问题在于,今天的中国海军,早已不再是当年的中国海军。
早在2022年,中国的第三艘航母“福建舰”已下水,配备了三部电磁弹射器、全通式甲板,排水量超过八万吨。
与“库舰”这种六万吨级、依赖滑跃起飞的老式型号相比,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作战能力,都存在明显代差。
而且,中国的航母发展已进入南北双线建设的节奏,075型、076型两栖攻击舰也在快速推进。
换句话说,现在的中国海军,早已不缺航母平台,更不需要一艘老化且需要重新拆装的俄制军舰。
然而,俄罗斯或许并不一定非要将其卖给中国。
根据俄罗斯《消息报》的报道,目前关于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讨论之一,是将其改为博物馆舰。
有声音建议将这艘航母移至摩尔曼斯克或北莫尔斯克,作为苏联与俄罗斯海军历史的象征进行展示,至少能够保存一定的面子。
回顾这艘航母的历史,最为人津津乐道的,便是2016年它前往叙利亚地中海执行任务时,舰载机接连发生事故,舰体冒出黑烟,成为了美军眼中的“可见光侦察的典范目标”。
从那时起,“库舰”便再也未能投入战斗。
俄罗斯一边高喊着要进行改造升级,一边又拿不出稳定的工期与资金,最后导致今天的困境。
与其继续维修,这艘航母改为博物馆似乎是条较为稳妥的出路。
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。
仍有不少声音主张,既然俄罗斯缺乏航母战力,不如将“库舰”出售,哪怕以“废铁价”打包处理。
其中不少目光再次投向中国,但也有一些人把希望寄托在印度身上。
这就需要从“库舰”的来历谈起。
它隶属于苏联时期的1143.5型航母系列,与“戈尔什科夫”号和“瓦良格”号为同类型舰艇。
苏联解体后,原计划建造的多艘航母被迫搁置、出售或拆解。
其中,“戈尔什科夫”号被卖给了印度,经过近十年的改装,投入超过30亿美元,最终成为印度的“维克拉玛蒂亚”号。
而“瓦良格”号则被中国接手,经过长时间改装,终于成为2012年服役的“辽宁舰”。
这两艘姐妹舰走出了不同的命运轨迹。
印度从俄罗斯接手“维克拉玛蒂亚”的经历并不顺利。
这艘航母交付过程中经历了严重的延期、技术故障、成本超支等问题,致使印度国内争议不断。
而印度自己的国产航母“维克兰特”号也已开始服役,尽管仍有技术短板,但它至少是自主设计的产物。
目前,印度正在与法国谈判采购海军版“阵风”战机,未来其航母体系将逐步向西方标准过渡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印度是否还会再次购买俄制航母,变数极大。
即便技术上能够接受,预算压力也是一大考验。
根据估算,要让“库舰”恢复战斗力,至少需要20亿美元的起步资金,后续成本更难以预见。
而俄罗斯其实早已对这艘航母失去了信心。
2024年,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前司令阿瓦基扬茨上将公开表示:“航母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战争,未来属于无人系统与机器人化平台。”
他明确表示反对继续修复“库舰”,主张将更多资源集中于空天力量与导弹防御领域。
然而,也有专家指出,若要在远洋维持制海权,航母依旧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特别是在没有海外基地支持的情况下,航母依然是大国进行远程军事投送的唯一可控平台。
这些不同的声音,正是“库舰”命运迟迟未能定论的根本原因。
就在外界纷纷猜测“库舰”是否退役时,有人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——俄罗斯的新航母计划。
“暴风雨”级航母(Project 23000E)是一款规划中的十万吨级核动力航母,设计上与美国的“福特”级相当,搭载电磁弹射系统、激光拦截系统,并配有多平台舰载无人机。
克雷洛夫国家研究中心早在2015年就公开展示过该项目的概念图。
本应是俄罗斯海军未来二十年的希望之作,但如今,这一项目几乎陷入停滞状态。
没有建造船台,也没有突破性的技术进展,连基本的概念模型都未获得军方正式立项。
“暴风雨”级航母的命运,似乎与“库舰”相似,也被现实的压力层层压制。
俄乌冲突爆发后,俄罗斯的军费大量用于地面作战和导弹武器,海军项目被边缘化,新型航母的建造自然被推迟。
现在的讨论,更多集中于如何维持最低限度的海上威慑能力,而非追求所谓的“蓝海战略”。
如果连“库舰”都无法维持,新的航母计划更是遥不可及。
在这种背景下,有人提出,俄罗斯可以转向引进更加灵活的平台,比如中国的075型两栖攻击舰。
这种舰艇虽不能搭载固定翼战斗机,但可以搭载直升机和无人机,用于海空支援、岛礁作战和快速投送。
技术已经成熟,建造周期短,投入成本远低于传统航母。
当然,这一建议并未被俄罗斯官方采纳,更多是军事分析中的一种设想。
但这也间接反映出配资平台佣金,俄罗斯对传统航母作战力量的信心,正日渐消退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